党的二十大是我国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3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旅游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广大游客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今天,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选项和刚性需求。2019年,我国国内和出境旅游分别达到60.06亿人次和1.5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6万亿元。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对世界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也有巨大的贡献。“吃有肉、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成为小康社会的生动写照。
尽管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大众旅游消费意愿仍在,近程旅游、乡村旅游和本地休闲依然是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过去3年,文化和旅游系统统筹疫情防控、复工复业和助企纾困等工作,守住了旅游市场基本面和旅游行业基本盘,得到广大游客的认可和旅游业界的理解。这是过去10年党和国家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结果,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信心所在,也是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的现实出发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进程中,旅游业面临着理念重构和实践创新的现实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要全面、深入、系统地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思维凝聚共识,以新动能提升效率,以新模式推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把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新思维要总结旅游业的发展成就和经验,系统回答新时代旅游发展为什么、依靠谁和做什么的根本问题。
20世纪80年代,发展旅游业是为了吸引外国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中国大陆(内地)旅游,赚取经济建设急需的外汇收入,指导思想是政府主导、适度超前。
1984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提出旅游基础建设采取“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的方针。从那时起,就强调旅游业的经济属性和市场化取向。20世纪90年代提出发展国内旅游,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999年的首个“国庆黄金周”,标志着城乡居民的旅游意识觉醒和以国内消费为基础的大众旅游市场形成。10年后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彰显了保护旅游权利和发展旅游产业的国家意志。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202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均对新时代大众旅游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重点任务做了明确部署,进一步增强了大众旅游的人民性、智慧旅游的现代化和绿色旅游的未来感。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旅游业要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强调经济属性,也要强调文化内涵;不仅要有产业功能,也要有事业目标;不仅要市场供给,也要公共服务。从人民的旅游权利出发,让更多人有得游、游得起、游得好,是我们的应尽之责。
为此,要进一步强化平民、平等和平稳的发展理念,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梦想照进小康旅游的现实。通过发展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培育健全人格,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应当也可以成为旅游新思维。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将“游客满意度高不高”“市场主体竞争力强不强”“发展动能新不新”作为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在质的有效提升基础上寻求量的合理增长。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以需求侧管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下更大的力气研判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旅游需求及其变化。以消费视角重新审视旅游业,强化客源地思维,以主客共享、存量利用、增量拉动的新理念指导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资源,历史遗存、文化遗产、民族风情、民间文化等人文资源是观光旅游的本底资源,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人才创业则是休闲体验、场景建设和度假旅游的关键要素。
“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时代已经过去,“走马观花逛景点,扎店购物吃回佣”的模式更不可能让旅游业重回黄金时代。只有加快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才能实现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的目标。我们还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创新旅游统计理论,完善需求导向的数据体系,让数据成为美好生活的温度计、共同富裕的测量仪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无论是各级政府主导的旅游目的地建设,还是各类市场主体的旅游投资和商业运营,都要发展绿色旅游和文明旅游。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我国将在世界旅游经济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将为国家旅游形象注入全新内涵,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和金砖国家的更多游客来访,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在这颗蓝色星球上自由行走,在海外目的地产生更多的消费,并可能继续扩大旅游服务贸易逆差。
对此,我们不必固守重商主义的传统,将旅游服务贸易顺差作为长期不变的目标。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人民群众花些外汇到世界各地看一看,在提升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花些外汇是值得的,也是可以承受的。旅游业的开放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外国的旅行服务商、酒店管理公司和专业人士可以进来,中国的企业也可以出去,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接受全球化市场规则和商业伦理的考验。
在促进世界旅游业复苏与发展的进程中,中国所贡献的不仅有消费和投资的力量,还应有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