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旅游报邀请,我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杨劲松发表了题为《加强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学习二十大精神文章,全文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要深入开展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旅游交流合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形成了突出亮点,凸显了中国风范。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为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注入了发展新动能、形成了发展新优势。10年来,利用旅游活动在对外交往中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为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旅游业要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持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旅游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工作着力:
一是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中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探索在对外旅游活动中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路径和模式,不断提出真正解决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二是旅游业要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中,要强化党的领导,探索基于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方面,要善于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汲取力量。比如,未来,中国出境旅游将得益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进程,又得益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这些利好因素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规模扩展和产业结构的提质升级。
另一方面,要让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游客和企业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频密接触和旅游交往,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更多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就,更加直接、形象地传播中国政策、国情和民生,促进相互理解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事实上,这就是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既有助于传播中国好声音,也有助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三是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应建立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础之上,是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国内政策支撑体系和国际协调机制建设,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大市场,从更高标准的开发视角审视国内区域协同发展,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提供高质量服务。
在这一过程中,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更要有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相关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未来,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还要关注包容性和可持续,更充分地考虑到相关参与方的具体情况和各自诉求。